查看原文
其他

未成年沉迷网游、挥霍家长存款?这份建议提出解决方案

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

理性分析 倾听心声

 服务青少年发展


导读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技师学院教师杨金龙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设备在国内的普及,网络游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移动游戏造成的未成年人游戏沉迷和未成年人在游戏中过度消费的问题也愈发严重。在疫情期间,此类情况更加突出。国内各地中小学生在集中上网课期间,各类事件频发,比如玩网络游戏致幻跳楼,沉迷游戏、直播打赏“挥霍”家里40万元存款等。


“这两年来,国家相关部委已实施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强游戏行业管理,获得了社会广泛支持,治理效果显现,但仍存在完善空间。”杨金龙说,目前,游戏行业正在推广实行网络游戏“实名认证”措施。但在社会现实中,遏制未成年人网游沉迷和未成年人网游不当消费方面,“实名认证”仍存在不足。

杨金龙了解到,身边很多未成年人玩手机游戏,都是使用家人的帐号进行注册登录,轻松绕过“实名认证”,成为另一种形式的“网游沉迷”。现实中,很多媒体报道的未成年人玩手机游戏、直播软件过度消费的案例,也反映了未成年人“使用家长帐号”的问题。现实中大量存在“实名认证”并非“实人认证”,无法解决人、机相对应的问题。


为此,他认为亟需在游戏注册、登录、费用支付环节,引入目前已经成熟的生物识别技术,如刷脸登录、刷脸支付,并建立相应制度督促游戏平台加强事后管理。如果遇到未成年人玩网游充值等情况,相关游戏公司应简化退费流程。

杨金龙作为一名教师,对沉迷网络游戏可能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影响非常关注。

“未成年人处于人生重要的塑造期和养成期,一旦形成习惯思维模式,将会影响一生。”杨金龙说,未成年人大量接触游戏中的暴力情节,生活在现实与虚拟错位想象中,容易混淆了真实与虚拟。此外,一些游戏中存在的歪曲历史、价值观扭曲等现象,也会对青少年的思想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杨金龙也发现,网游占用未成年人大量精力和时间,在欠发达的县域、乡镇、农村尤为严重,很多家庭因生活原因,无力监管孩子,很多未成年人以网游为伴,旷课、厌学,在游戏中荒废学业,还荒废了未来。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如何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因网游耽误学习,最后导致家庭持续贫困,这也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话题。”

今年4月,杨金龙也在网上看到新闻,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发布的《未成年人游戏充值、直播打赏消费调查》。该调查显示,一些网络游戏企业和直播平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流于形式,为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和网络大开方便之门,诱使未成年人冲动消费和巨额打赏,对于由此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明确不承担责任。调查也表明,引入生物识别技术,如比较成熟的刷脸技术,把住登录和消费支付两个环节,是目前解决未成年人网游沉迷和网游不当消费的可行办法。

杨金龙认为,生物识别技术不断成熟,目前已经广泛应用,技术门槛和成本在逐渐降低,人脸识别应用于国内手游防沉迷系统技术上是可行的。而目前防沉迷措施是以实名注册登录为基础,存在漏洞。他建议将生物识别“实人认证”强制纳入游戏注册、登录以及消费支付环节,实现“人证合一、人机对应”。


另外,他还建议督促建立未成年人网游过度消费后的退款渠道畅通机制。可以设计积分制等形式,对退费环节设置不便、执行不力的平台予以扣分,分数扣减当作新游戏的版号审批的考量因素。此外,规范完善网络游戏管理及尽快立法。

目前,相关方面正在抓紧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立法和修订工作,尽快开展相关调查和研究,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规范管理出台专门的法律。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报”,转载请注明来源。


往期推荐


巅峰时刻!刚刚,8名队员全部成功登顶珠峰!


什么东东?下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拉……


2020的我们!这张图有点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校审 | 许一苇

责编 | 李仁泽

编辑 | 王诗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